日本理化學研究所的國際研究小組利用硅基半導體制作的量子點成功實現量子計算機所需的操作精度,克服了量子計算機實用化開發的一大技術難題。該成果發表在《自然》上。
由于多種因素影響,去年以來全球范圍內芯片供應出現短缺,許多行業均受到困擾,汽車產業尤為嚴重。
墨爾本大學帶領的一支研究團隊,剛剛完善了一項可低成本構建量子計算機的新技術理論,并希望借此來打造一套規模異常龐大的量子設備。據悉,該技術利用了原子力顯微鏡的高精度特性。它具有一個可“接觸”芯片表面的尖銳懸臂,定位精度可達半納米,與硅晶體中的原子間距大致相同。
據日本共同社本周二的消息,宣布禁止出口半導體、工具機、尖端材料等產品及技術至俄羅斯的內容,加入美、歐制裁俄羅斯出兵烏克蘭的行列。
目前最具發展潛力的材料即為具備高功率及高頻率特性的寬禁帶(WideBandGap;WBG)半導體,包含碳化硅(SiC)與氮化鎵(GaN),主要應用大宗為電動車、快充市場。